沈烨 | 永安研究中心能化分析师
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,目前主要研究跟踪聚酯产业链。有着较为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,善于利用期货、场外期权、股票等多重工具进行投资套利。
核心观点
. 成本上移的问题仍在于需求增速过快。即聚酯的高增速带动了PTA和PX双驱动,叠加汇率使得PTA价格攀升。
. 下半年PTA产能由过剩转为平衡或不足。
. 对于本轮上行,既然主要矛盾在下游,因此盘面的价格或者现货价格如果再用加工费、PX价差或者石脑油裂解价差来估值的话,可能是相对失效。
. 若织造端能熬到旺季到来,则需求仍没有较大问题,那么由需求带来的上游产能不足问题或将继续演绎。
![]() |
产能由过剩转为平衡或不足
PX端今年新投产能较少,沙特的petro和越南的NSRP虽开启,但过程较为坎坷,负荷一直没开满。在下游PTA产量增速提升之际,整体PX去库力度也较大。这一点也可以通过PX价差和其对芳烃类价差观察到。后期需要关注在价差扩大之际,甲苯歧化转产PX的量。
![]() |
![]() |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对于本轮上行,既然主要矛盾在下游,因此盘面的价格或者现货价格如果再用加工费、PX价差或者石脑油裂解价差来估值的话,可能是相对失效。从目前调研的情况看,现在织造虽差,但是受到工人、银行、地方政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并没有实际停产或者降负。而据统计,由于这两年经编和加弹的产能上升,即使在喷水织机区域转移的背景下,织机负荷如果能保持70%以上,则聚酯端的成品库存就难以累积。目前来看,近期受涤纶丝价格上升,产销有走弱迹象,聚酯工厂库存也略有回升,其中FDY回升的较为明显,而POY回升幅度不大。总体来看并未对聚酯工厂产生实际的影响。
![]() |
![]() |
而利润方面,长丝中POY一直较好,FDY近期走弱;瓶片、短纤较为一般,因此现在出现了瓶片和短纤工厂的降负行为,但并未对聚酯整体负荷产生实际影响。故对于PTA需求仍有支撑,现货难言回落。未来若聚酯整体负荷继续下降,如下降4-5%则才会影响PTA现货,并逐步传导至盘面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总结:目前PTA现货市场仍处于紧缺状态,若供应商继续收货挺价,则高基差只能靠压迫下游降负影响总体需求并带动供需失衡来解决。而从调研的情况看,未来三房巷、盛虹等装置会进入检修,叠加前期的桐昆、恒力。9-10月份PTA检修装置仍不少。而若织造端能熬到旺季(8月底左右)到来,则需求仍没有较大问题,那么由需求带来的上游产能不足问题或将继续演绎。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大宗内参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